【触摸印度】锡克教徒的圣地---Golden Temple

2008-10-08 19:25 阅读(?)评论(0)

 

我的英国驴友

      阿姆利则,印度西北部旁遮普邦的一座因Golden Temple而闻名的城市,同时也是一座印巴边境城市,这里距离巴基斯坦的拉合尔只有40多公里。

      从德里到阿姆利则的这段路程,我选择了晚上7点多德里出发,凌晨5点到达阿姆利则的那趟列车,这也是我在印度的第一次火车体验。听说了太多关于印度火车上的偷盗蒙汗药,心中难免有些惶恐不安。幸好,在我铺位所在的这个区间里,是同样背包旅行的英国一家五口,这也让我紧张的情绪得以放松不少。

      话说这英国人一家五口,父母都是大学教师,父亲话不多,是个性格温和的长者,母亲的做事风范和言语看着就知道是个“老驴”。三姐妹中大姐已经成家,二姐这已是第二次来印度,小妹妹最是漂亮可人,年方19,我的目光也时常跟着她游走。临睡前,三姐妹还在兴奋不已地讨论着在印度的各种趣事,躺在上铺的我听着她们这纯正的英式口音,居然也莫名其妙地觉得亲切……

      回想起初到印度那天,因为计划要在印度停留一个多月,我决定买张当地的SIM卡,便在帕哈拉甘吉找到一家Airtel的营业厅,这是印度几大移动公司之一。工作人员问我要办prepay的还是每月寄bill的卡,我当然是要prepay,然后我发现,这差不多是我唯一听懂的问题。接下来,工作人员开始问我要哪种prepay,印度预付费的卡似乎和中国的很不相同,极其复杂。他那语速飞快的印度式英语让我一脸迷茫不断说Sorry,他重复一遍又一遍我还是没明白。这事不是在街上跟人闲扯,没听懂也可以装作听懂混过去算了,都是钱呀!最后,我们双方都为这种鸡同鸭讲的英语交流而感到绝望,最后,我只能让他用书写的方式来表达,才搞清楚意思。然后,我立马打电话给向远在祖国的老大求救:“你赶紧买张机票过来,MD,他们说的我都听不懂,这印度混不下去了。

      说回这火车。我的背囊既没有锁更没有铁链可用,正烦恼怎么摆放我的行李才能不被小偷光顾,就看到考拉将他的大背囊和臭鞋子都拎上了自己的铺位。俺决定也这么干好了,结果是背囊相机包占据了1/4的位置,而俺那174cm的长度蜷缩在3/4处,那一夜过得可真痛苦,看着英国人一家把行李往地下一塞,睡得那个呼哧呼哧的香,俺干吗这么折磨自己来着!

      终于熬到了阿姆利则,车站外,他们一家五口得知我们还没找到合适的旅馆,便邀请我们和他们同行,这自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随后我们七人挤在一辆TUTU车里来到了金庙附近的旅馆。当时正是清晨六点左右,没有空房,但只要等到9点就会有几间的客人结账。英国妈妈提出让旅馆的怎么也得想办法先弄一间房让大家洗漱,她说:“你看看这些孩子们,脏得……”工作人员腾出了一间自己用于休息的房间给我们,关于谁第一个去洗澡我们又推让了好一番,但最终我还是被他们先轰上了楼,心里真觉得太过意不去了。幸好,等我洗完澡出来准备叫下一个时,发现他们也都找到了空房间安顿了下来。走廊上,英国妈妈和二姐问我:“judy,我们下午要去看印巴边境秀,和我们一起去吗?”我立即回答好啊。“那下午4点整旅馆门口见哦,我们已经约好了司机。”“好的!”

      我喜欢这热情快乐的一家五口!

 

锡克教

      在素有“种族、宗教博物馆”之称的印度,即便久居,但凭脸孔还是很难区分印度教徒、穆斯林和佛教徒的,可锡克教男子却一望便知,因为他们个个包头、蓄须,在茫茫人海中显得格外醒目。无论昔日旧上海租界内的“红头阿三”,还是今天活跃在世界各地的锡克富商巨贾,这个在印度10亿人口中仅有区区2000万的锡克教徒,他们头裹长巾、浓密的胡须,一副英伟的男子气概的打扮也成了人们心中典型的“印度人”扮相。

      成年的锡克教男子必须做五件事:蓄长发、加发梳、戴钢手镯、佩短剑和穿短裤。这五件事在锡克教中具有特殊含义。蓄长发、长须表示睿智博学和勇猛,是锡克教成年男教徒最重要的标志;加发梳是为了保持头发的整洁,也可以促进心灵修炼;戴钢手镯象征锡克教兄弟永远团结;佩短剑表示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坚强信念;穿短裤是为了区别于印度教教徒穿着的长衫。不过,今天的锡克教男子平时很少穿短裤、佩短剑,但蓄发、加发梳、戴钢手镯仍然极为普遍,尤其是在梳好头发之后,再包上一条长长的头巾,成为锡克教徒的典型形象。

      锡克教没有神像,他们拜的是经典。他们的祭坛上有两个大箱子,里面放的是经典,外面用布盖起来,有两个人拿着拂尘不断轻拂。信徒们跪在它面前叩头,献上金钱或食物,向上师感恩,退下后在会众中打坐,面向“经典上师”,并跟随长老们唱“经典上师”内的经文。

 

手舞浮尘,诵读着硕大本锡克教《经典》的长老

 

      在印度,人们每天都要和乞丐打交道,但锡克教里没有乞丐。锡克教徒从心底里鄙视乞丐,认为那不符合本教教义。他们不仅自己不从事“乞丐行业”,也从不向乞丐施舍。他们认为乞丐是依附在社会躯体上的毒瘤,早应该铲除。所以,乞丐们都害怕锡克人,从不向他们伸手要钱。但倘若一家锡克人遭遇天灾人祸倾家荡产,周围的锡克人无论是否与这家人相识,都会伸手相助,绝不会眼看着他们沦为乞丐。他们认为主动把钱送给“自己人”不算施舍,而是朋友间的互相帮助。在他们的圣地---金庙,随处可以看到生活贫困的锡克人在享受庙里免费提供的素食。

      同样是对印度教种姓制度的反抗,锡克教和耆那教的教规似乎是走向了两个极端(佛教看样子比较折衷,所以能够广泛流传)。耆那教主张严格的戒律和禁欲苦行,尤其是不杀生,所以耆那教的生意人多,因为诸如耕种这样的生产领域是很容易杀生的。但锡克教不讲苦行,提倡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金庙大食堂门口的雨棚下,依次写着这些话:

The lord himself is the farm.

Himself is the farmer. Himself he grows &grinds the corn

Himself he cooks

Himself he places it on platter &himself he eats too

Himself he is the water

Himself the tooth pick himself he offers a handful water

The man to eat, himself he bids them off

The lord is merciful he mares him walk in his will

 

GOLDEN TEMPLE(金庙)

      Golden Temple,这是一座被誉为“锡克教圣冠上的宝石”的建筑!虔诚的锡克教徒毕生一定要来金庙膜拜至少一次,由此可见这座拥圣庙在他们心目中所占的崇高地位。

      抵达阿姆利则,安顿好一切好,我便将一夜的颠簸之苦抛在脑后,兴冲冲奔向金庙。

      进金庙虽然免费,但规矩有点麻烦,所有来客必须脱鞋,在寺庙入口处旁的水池洗手洗脸,并赤脚从正门外的水池趟水而过,以表示对锡克教宗师的敬意。而且无论男女老幼,不能光着头,要么戴帽,要么用头巾裹上。于是,匆忙从小贩手中买来一块布,胡乱裹上。

金庙大门旁的地下鞋子寄存处,一律免费

存放鞋子严格执行左边通道进右边通道出

 

 

进入寺庙前的程序:洗手、洗脸、漱口,然后再趟过一个浅浅的水池洗脚

 

刚踏上台阶,前方便隐约觉得有金光浮现。

三步并两步走下台阶,举目望去,浩然大气,金碧辉煌映满了整个视野。

 

金壁辉煌的寺庙内没有神,只有水中央的圣殿里,一群神职人员在不停诵唱着悠扬的经文

清脆的鼓点,仿佛水珠滴入深深的湖底,有着深远的时空感

诵唱的声音传遍金庙的每一个角落

和那些终于安静下来的印度人一样,我也感受到了源自信仰的宁静和神圣

静静地坐在那里,多久都可以......

 

金庙呈长方形布局,中心为一人工湖,湖四周为十几米宽的白色大理石所围绕

一座金灿灿的庙宇巍然屹立于湖水正中,“上帝之殿”便在眼前。

 

  圣殿顶部为一个大金圆顶,四角各立有一个小金圆顶,

仿如四个金甲武士护卫着头戴金冠的威严帝王

通体镀满了100多公斤的黄金

 

金光、阳光在水面交相辉映,原本波澜不惊的湖水,此时也显得波光粼粼

水纹中浮现出一丝丝令人遐想的神秘气息

锡克教徒则聚集在湖边,有的合什喃喃自语,有的对圣殿顶礼膜拜

 

圣湖也称“花蜜池塘”

花蜜池塘加“金庙” ----- 一个近乎神话的完美结合

 

 

 

 

 

 

为儿子扎头巾的父亲

 

围绕着圣殿的圣池,在专门划分出的沐浴区里,男女老少浸泡其中,让圣水洗净心灵

 

 

下湖沐浴的锡克信徒越来越多,他们捧着湖水,小心翼翼地擦洗着全身,其虔诚肃穆的表情让人起敬

对于他们而言,这里就是心目中的上帝之殿

 

 

 

 

 

俺正在换长焦准备扫射,引来他们好奇的驻足

 

 

 

 

 

 

 

 

 

 

 

 

 

 

金庙内的饭堂窗口

 

 

一条长长的白色大理石桥将圣殿与湖边平台相连,密密麻麻的教徒在桥上摩肩接踵,等待进入圣殿朝拜

 

他们有的手中拿着准备供奉的食物

这么食物都被巧妙地放在树叶做成的托盘里

 

 

 

 

金庙的义工每天都在庙里协助烹煮食物,免费分发饮用水

他们要干的活很多,除了准备食物,还要清洗碗碟

锡克教的哲理之一是不分彼此,为社区服务。

 

 

 

相关日志:

     一.德里    

        【触摸印度】前言:印度!地狱?天堂?

        【触摸印度】七小时两端的两个世界

        【触摸印度】德里---将混沌、矛盾清楚示人的都市

        【触摸印度】印度最大的清真寺---贾玛清真寺

        【触摸印度】新德里的“凯旋门”---印度门

        【触摸印度】古伊斯兰文明的杰作---顾特卜

        【触摸印度】古老的城堡---Purana Qila

        【触摸印度】伊斯兰陵墓建筑的典范----胡马雍陵

        【触摸印度】莫卧儿帝国的权力象征---红堡

 

 

  最后修改于 2011-07-06 14:03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