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2)马拉喀什---“梦幻”之旅的起点

2015-04-07 00:08 阅读(?)评论(0)
卡萨布兰卡火车站


马拉喀什,与拉巴特、梅克内斯、菲斯并称为摩洛哥的“四大皇城”。

行前也看过几部关于马拉喀什的旅行纪录片,不论是广场上的耍蛇人、夜市中各式各样的美食、极具异域风情的Riad,或是伊夫·圣·罗兰的蓝色别墅,都让人有种穿越到中世纪,穿越到天方夜谭里的错觉。

因此,在我的心里,马拉喀什,似乎才是这趟梦幻之旅真正的起点。

然而,正是在这个起点,一个突如其来的事件彻底扰乱了我的兴致,并挑战着我的心理承受力,那种感觉,就像是做了一场莫名其妙的梦魇,好一阵子都不知道该怎么醒来。


开往马拉喀什的火车

火车是凌晨6点多的,睡前我和helen都设了闹钟,但搞笑的是,一个将闹钟设在了星期五早上,而另一个居然开启了静音模式……

好在,0530helen便醒了。

火车站就在旅馆旁边,还有足够的时间烧开水冲麦片再泡壶茶,然后不慌不忙地晃荡过去。

开往马拉喀什的火车在2号站台,必须要穿过地下通道才能到达。没有电梯,得拎着箱子上下楼梯。要说阿拉伯的男人们真的是不懂怜香惜玉之道,看着两女人抬着箱子的艰难狼狈样竟无人出手相助。无奈之下,我只好向一个车站内的工作人员求助,并答应支付小费,这事才算是搞定了。

将箱子抬上火车又让我两郁闷了一把。依旧是无人愿意出手相助,我两只能一个站在楼梯下抬、一个站在楼梯上方接,抬的一方重心不稳直接连人带箱趴在了楼梯上……懊恼!为啥要带个这么大的箱子出来,真是自找苦吃。

我们购买的是二等票。二等和一等车厢一样都是包厢,区别在于一等的包厢更宽敞,并且对号入座,而二等车厢没有座位号,哪有空位就坐哪。由于过道狭窄,刚上车的人们又都正来回穿梭着找座位,为了不添堵,我便顺手将箱子往车厢入口处旁的墙边一靠(当时那儿也放着好几个箱子),然后坐进了包厢。但心里是不敢大意的,火车每到一个站,我都会起身看看箱子,一度也想过要将箱子拖过来放进包厢,但我们这个包厢坐满了人,似乎已没有空间容纳它……

车窗外,天空渐渐明亮了起来,太阳从东方平射着田野,椰枣树向纵深拉长着身影,指向西边玫瑰色的山头。包厢里的每个人都在闭目养神,或是盯着窗外的某个点,一声不响地,身体不自觉地随着列车行进的速度摇摆着……大约是在第4个站,火车启动的那一瞬我忽然一下就醒了,又忽然想到了我的箱子,忙不迭起身过去一看,却发现,它真的不见了!

那一刹那,脑子里一片空白。我开始急切地询问站在那儿的人们是否看到我的箱子,但他们似乎根本听不懂我在说啥……我慌乱地推开一道道的推拉门跑过一节节的车厢试图寻找列车员。

这才第2天哪,还有15天,没有了行李可怎么办啊,我在心里问自己。

列车员找来了列车长,尽管语言不通,但他大致也明白了是怎么个情况。然后,他带着我一节节车厢一个个包厢的找箱子,连厕所也没放过,还是无果。

陆陆续续又围上来了几个列车员,他们聚在一起叽里咕噜地说了一通阿拉伯语,然后又用法语问了我些啥,我听不懂,我只能把我相机里唯一一张有关行李箱的照片给他们看。有人找来了一位会说英语的乘客,说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列车长开始打电话,大概是打给第四个站上的工作人员。那时候我已经着急得不行了,不停地问“那么大的一个红箱子,出站时肯定会有人注意到的吧?难道没有安装监控吗?”

可惜,这儿的车站还真就没监控设备这种东西。他们开始安慰我,说幸好护照和钱没丢,这是不幸中的万幸。他们又指着天花板上撰写着的《古兰经》,示意我放松、放松、冷静、冷静……

但,若你是当事人,又真的能冷静得了吗?

第一次落得如此悲惨的境遇,惨到连换洗的内衣都没了…………… 











警察局录口供

列车抵达马拉喀什站,列车长把我带到了站台上的保卫处,用阿拉伯语把情况跟保卫处的人大致描述了一遍,然后,这事就算是移交车站保卫处管了。不管怎么说,还是得感谢列车长,他已经尽力了。

保卫处的人也不懂英文,他们对我说了些啥我也不懂,在复印了我的护照和车票信息后保卫处的人干脆直接把我转交给了车站大门外的警察。我纳闷,那明明就是个指挥道路交通的交警啊……

交警同样也不懂英文,好在,他找来了个英文特流利的出租车司机。司机翻译说这事他们已经无能为力了,现在能做的就是去警察局报案,让警局的人来处理。

事已至此,明知箱子被找回的可能性已是极小极小,但还是有些不死心,哪怕还有一丝丝的希望……那就走吧,上车,去警局报案!

到了警察局的门口,却发现大门紧闭,没人,因为那天是周日。司机是个热心肠的人,他说别担心我们接着找,总有一间是开门的。后来还真是让我们找到了一间不打烊的警局,里边有一位值班的警察,依然是不会说英语,但这已不是问题,因为我们有位英语特棒的司机为我们充当翻译。

于是,人生第一次进警局录口供的的经历开始了,而且是在遥远的北非---摩洛哥。先是问些个人基本信息,诸如姓名、国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但进展速度很慢,因为这位值班警察每敲打一个字母都得用食指在键盘上摸索许久。然后是父亲的名字、母亲的名字、爷爷的名字……尤其是问到爷爷的名字时,我几乎快要按捺不住性子了,我压低了嗓门告诉helen我爷爷在我父亲3岁的时候就没了,再说了,这跟本案有毛关系啊?

好不容易才等到进入正题。“在哪丢的箱子?怎么丢的?箱子里都有什么贵重物品?”大致叙述了一番。又是一番漫长的等待,终于,值班警察艰难地敲完了最后一个字母,长舒了一口气“ok,可以了”,这样就算是完事了。

上车,司机问我两接下来打算上哪,定的哪家旅馆?我两只知道要去老城,至于住哪都还没做功课。我说helen你拿主意吧,我现在整个脑子都是空白的。

   一路上,越想越闹心,越想越觉得希望渺茫。或许是为了寻求一丝安慰,我问司机“你觉得我的箱子有可能被找回来吗?”他愣了一下,扭过头来望着我,特诚恳地说道“当然,你要知道电脑是联网的,只要报了案,全摩洛哥的警察都会去帮你找箱子的。”那一刻,我的脑海中噌地一下就浮现出一幅画面:全城的警察出动了,有的开着摩托、有的骑着马,正挨家挨户地寻找一个中国女人遗失的旅行箱……想到这儿,自个儿都忍不住为这荒唐的一幕“噗嗤”一下笑出了声。

马拉喀什麦地那老城内的停车场
司机推荐了一家据说性价比很高的旅馆,400d一间房
就是那几个卫星锅所在的位置
hellen跟着司机看房去了,我留守看行李
特别是在我的行李被盗后,更是要做到行李在哪人在哪.....


400d的价格是不错,但房间真是太小了,连打个转的空间都没有
但我两也提不起兴致再去寻找更适合的住所
将就住下,等待另外两位男士来了再做定夺
原本此行就我和hellen两人,但考虑到安全问题
出发前,hellen又在网上发帖约伴找来了两位男士充当“保镖”
行前,四人互加微信,双方也派代表见了个面,大致有个了解
两男士晚我两一天出发
他两将从卡萨布兰卡机场直奔马拉喀什,也得下午4点左右才能到达


窗外,红色之城---马拉喀什
出了件这么扫兴的事,看啥都提不起兴致


旅馆的天台上
抵达摩洛哥后喝的第一壶薄荷茶
薄荷茶,有“摩洛哥国饮”之称
将来自中国的绿茶加入薄荷叶和白糖一起烹煮
是当地最普遍最大众化的饮品
据说还能起到振奋精神的作用
薄荷茶薄荷茶,赐予我力量吧~~



购物 购物

住宿安顿妥当后,第一时间连上wifi跟家人视频,家人的安慰让我这颗受伤的心灵顿时觉得好受了许多。尤其是小妞,她说:“妈妈,不要难过,我买个箱子给你。”我问:“你有钱吗?”妞说:“等我长大了就有钱了。”

听了妞的这些话,心情一下子又愉悦了起来。既然东西丢都丢了,接下来的旅程也还得继续,那还不赶紧自己调整好情绪,先饱餐一顿,然后该干啥干啥,该买啥买啥去。

要说该买的东西还真不少,洗漱用品、从内到外换洗的衣物……还有样非常重要的东西,就是相机的充电器。


第二壶薄荷茶
还有很好吃的馕,越嚼越香,甚至能品尝出一丝面粉清甜的味道
但再好吃的东西,天天吃、顿顿吃也是很倒胃口的
无奈,这就是当地人的主食


塔津(Tajine),摩洛哥传统美食之一
这是用摩洛哥特有的一种圆锥形陶土锅慢炖出来的一道肉菜
面上铺满了土豆、胡萝卜和一些瓜类蔬菜
虽说加入了多种香料,但口味还算清淡


采购一些生活必需品
店老板不会英文,比划了半天才明白了我所说的“毛巾”,可惜店里没有
临走前,店老板很认真地在纸上写下了毛巾的阿拉伯文和法文的写法
以方便我寻找


继续采购,换洗的衣物
俺闺蜜居然发来微信调侃:你那箱子是故意丢的吧,好找个借口大采购
......


两位来自阿尔及利亚的游客
他两身上所穿的就是最具摩洛哥特色的尖顶兜帽长袍


在他两的怂恿下又收入了这件兜帽大斗篷


买的开心,心情也愉悦了许多
回到旅馆,两位男士(老王、老狼)也已到达,完成了在马拉喀什的会师
现在想来,老王和老狼其实真是蛮好的旅伴,够风趣、够奇葩、够能干、颜值也还行
为了安抚我那受伤的心灵,两人讲了无数多比我的遭遇更凄惨的段子
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也有周遭朋友的经历
人多一热闹,再加上那么多的段子,我似乎真是忘却了所有的烦恼
原以为这股不良的情绪就这么过去了
怎知它竟是如此的顽固,常会时不时地跳出来干扰我,让我郁闷不已
直至一个星期之后,我才算是彻底从这股不良情绪当中跳脱了出来



狄玛爱佛纳广场(Djemaa el-fna)

跟大部分的摩洛哥城市一样,马拉喀什也分为新城(Ville Nouvelle)和老城(Medina,即麦地那),二者恍如两个世界----新城马路宽敞,高楼林立,车水马龙,靓丽光鲜;而老城则遍布狭小的羊肠小巷,房屋低矮密集,凌乱陈旧。然而,这城中之城的老城却是每一座城的腹地,古老摩洛哥的灵魂所在。

狄玛爱佛纳广场是马拉喀什老城的心脏,也是非洲最热闹的广场之一。白天,这个广场是三教九流各显神通的大舞台,耍蛇的卖香料的跳舞的纹掌的,据说多是些坑游客钱的把戏;但一到了黄昏,这个大广场就变身为美食大排档的聚集地。

想要品尝最地道的摩洛哥传统美食,狄玛爱佛纳广场的夜市绝对是个最佳的觅食地。

当夜幕降临,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人潮开始涌向狄玛爱佛纳广场。远远地,你就能望见,在一大片黑压压的人群和黑漆漆的天空之间,那一长条的光带,十分的耀眼,并不停地向外飘散出白色的烟雾,那是烤肉和煎饼散发出的烟气,弥漫住了整个广场。那场景真是相当的壮观!








要想品尝到最正宗的当地美食
看上座率就行了,尤其得找那些当地食客聚集的排挡


例如这家,上座率满满的,还有不少站着等位的














羊杂碎、羊脑、烧牛肉、烤鱼、炸鱿鱼都是不得不品尝的美食
直接用手抓上一团,再蘸一蘸那碟像是茄子(不确定)制成的糊糊,就着馕吃
还是相当美味的
这种主要以烤或炸制作食物的饮食习惯可能来自他们的游牧祖先的篝火旁


阿拉伯人脸型窄长,眼睛奇大
蓄上小胡子是男子成年的标志
小伙子多剽悍,眼睛直勾勾地略带挑战性的炽热
但搭上腔后,你又会感受到他们的真诚与善意
姑娘多俏美,性情温顺又略带拘谨,那一双双大眼睛清纯幽深莫测
遗憾的是男女过中年后又多逐渐发胖




紧邻狄玛爱佛纳广场的手工艺市场是摩洛哥最大的柏柏尔人市场,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店铺遍布于蜿蜒狭小的巷道中,卖椰枣的、卖香料的、卖珠宝的、卖传统服饰的,还有色彩艳丽的摩洛哥手工皮制品以及纯羊毛的地毯……毫不夸张地说,这个庞大的、令人眼花缭乱的玲珑迷宫,不多去几次是很难找到它的出口的。

那一晚,我们似乎都没有逛店的兴致,更不想在混杂着各种气味的市集里与人群与骡子抢道,索性,就专挑些僻静的街巷走走看看。





















   对于马拉喀什的麦地那老城,包括之后去过的那么多座摩洛哥老城,我只想说,我特别喜欢那儿的一切,那么的古旧那么的真实,它们根本就无须如我国那般为“振兴旅游”而去再造什么“唐城”、“宋城”。在那儿,没有刻意的人为安排,人们仍旧按着历史延续下来的方式自然地生活着,一千年来均如此,历史的浓雾在那儿似乎还未散尽。



我的相关日志:

2015-03-04 | 【摩洛哥】(1)夜幕下的卡萨布兰卡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http://blog.sohu.com/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